姚庄镇沉香村村民江林喜眼中的“十一五”
2010年12月23日 09:43:57 嘉善新闻网
 12月2日晚,当姚庄镇沉香村村民江林喜出现在《新闻联播》上时,沉香村沸腾了。这则新闻虽然报道的是创先争优活动,但是那一秒多的镜头却定格了沉香的柑橘,定格了橘农的喜悦,更定格了沉香农民在“十一五”的幸福生活。

  这五年,我们一身轻松

  “取消农业税,历朝历代没有过,得感谢国家。”2006年,当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时,江林喜十分兴奋。农业税作古让江林喜的8亩地每年总计少支出300多元,这个数目虽然不起眼,但却是对像老江这样的老农民的一种有效减负。

  在后农业税时代,一些专家学者所担心的是农村会不会出现“税免费兴”现象?做过村支书的江林喜也深谙这四个字的含义。只不过,走过“十一五”,老江很舒心:“我们一身轻松嘛,压根没什么费用,各种补贴反倒享受了不少。”他告诉记者,自己的6亩水稻田享受国家粮种补贴,买的小型拖拉机享受了农用机械补贴,农业生产很“滋润”。

  在农民负担监管方面,县农经局近几年对全县农村各类隐蔽性收费进行了全面清理,并落实长效监管措施。这项工作也使老江真正感受到了农民减负的快感,他向记者打趣道:“上次看你们报纸说,嘉善农民减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,我可是见证人啊。”

  这五年,我们风雨无碍

  今年年初,历史罕见的“早春汛”让所有关心农业的人出了一身冷汗,江林喜却乐呵呵地说:“今年我们没什么感觉,没涝。2007年遇上‘莫拉克’也没啥事。”老江将这一成效归功给了县水利部门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县水利局按照“防洪标准20年一遇,排涝标准10年一遇”的要求建设了丁东圩区,而正是在它的保护下,沉香村平安度过今年的春汛、梅汛。

  老江对水利设施满意,对沉香村其他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的完善更表示欣喜。如今,沉香村农用机械、小型运输车辆能顺利开到大部分田头——这也是老江最为直观的感受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沉香村有一个总投资270多万元的农综项目,正是该项目圆了农民“骑车上班”的梦想。老江说,现在去田里干活,风雨无碍,至少不会在去的路上就沾一裤管泥。沉香村农综项目还大大提升了本村的灌溉水平,项目建造的新型灌溉设施“滋润”了村柑橘园、水稻田,充分降低了农民的生产负荷。

  这五年,我们生活富足

  12月,看着一车车往外运的柑橘,江林喜心里美滋滋的,两亩柑橘为他带来了1.2万多元的收入,但是老江家的收入并不止于此。66岁的老江依旧执着于做“好农民”,如今空余时间多了,更是开始“水陆两栖”劳作。同村人说老江家就是个“动物园”,猪、羊、鸡、甲鱼等都养。虽然老江属于小打小闹,但是到年底,这些养殖品除了满足家庭需求外,贩卖甲鱼苗还可以为老江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。

  不过,老江家的纯农民目前也就老江一人。他告诉记者,儿子现在跑运输,妻子和儿媳都打打零工,农忙时帮老江一起打点田地。随着我县现代农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从田地上解放出来,往二、三产转移。老江说,现在沉香村搞柑橘采摘游,很多农民还开始从事餐饮业。据老江保守估计,现在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有10多万元,生活富足。

  在这个五年中,江林喜切实感受到了惠农措施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各种变化,在采访中,老江一直在感谢党委、政府。但是,关心沉香村发展的老江,同时也在关心着“十二五”对沉香村的影响。作为我县最大的柑橘生产地,沉香柑橘零售价格在15年中始终在每公斤2元上下浮动,而“东泉”牌沉香柑橘也很难与周边地区柑橘品牌相抗衡。作为沉香柑橘的引路人,老江比谁都重视这两个问题,他想着柑橘能涨价、想着自助采摘游、想着柑橘品牌化经营、想着新品种引进推广……在我县“十二五”规划建议中,农业规模集约经营,优化农业产业结构,拓展农业生产、生活和生态“三生”功能等内容都已出现,老江相信他能够在“十二五”圆更多的梦。

 来源 《嘉兴日报》嘉善版  作者  编辑 沈建康  
[进入论坛]  [好友分享]  [打印文章]  [关闭窗口]
 
设计制作 嘉善县新闻信息中心